close
因為老師不一樣
這是前年的考題
就讓大家參考一下吧
解釋名詞:
1.差別定價
2.消費者剩餘
3.補償性差異
4.勞動供給線
5.景氣循環
6.隱藏性失業
7.氣餒工作者
8.CPI
9.菜單成本
10.排擠效果
11.可自我實現預期
12.外匯存底
13.出超
問答題:
1.所得分為哪些指標
2.說明 GDP = C + I + G ( X - M )
3.失業的種類
4.充分就業
5.央行三大政策工具
6.台幣由1:32變為1:31時,對出口有利還是不利?Why?
7.計算題,題目忘記了
猶記得是:
當名目利率=0.2% 物價膨脹率=1.4% 時,請問實質利率為正還是為負? WHY?
全站熱搜